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、增强文化自信、促进社会文明进的重要途径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,先后出台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》《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》等重要文件,明确提出要建设“书香中国”,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。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大省和边疆省份,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,但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仍有提升空间。据统计,2022年黑龙江省居民综合阅读率为78.5%,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.9%,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.3本,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差距。
一、存在问题
一是阅读资源分布不均衡。城乡差距明显,农村地区图书资源匮乏,部分基层图书馆(室)利用率低。社区书屋、城市图书馆等设施覆盖面不足,我省没有少儿图书馆,绥化市没有市级图书馆。
二是阅读消费动力不足。比较其他消费,部分低收入群体家庭购书消费意愿较低。各市地 缺乏有效的阅读消费激励政策,群众自主阅读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形成。
三是全民阅读氛围不够。部分地市存在阅读活动形式单一,缺乏吸引力,未能形成长效机制,尤其对青少年、老年人、农村居民等重点群体的针对性阅读推广不足。
四是数字化阅读质量不高。短视频、社交媒体等碎片化阅读占据大量时间,深度阅读习惯弱化;优质数字阅读资源供给不足,部分平台内容良莠不齐,青少年儿童及老年人辨识能力不足。
二、几点建议
(一)将阅读消费纳入政府消费支持范畴,激发全民阅读热情 1.发放“全民阅读消费券”。由省级市级财政统筹,每年安排专项资金,面向全省居民发放“全民阅读消费券”,可用于购买纸质图书、数字阅读产品、文化教育类音像制品等。对低收入家庭、农村居民、青少年等群体适当提高补贴比例,确保阅读资源普惠性。 2.鼓励企业参与阅读消费支持。对企业设立“职工书屋”或发放“图书福利”的,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。推动大型书店、电商平台开展“全民阅读促销季”,联合政府消费券形成叠加效应。 3.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采购机制。将优质图书、数字阅读资源纳入政府公共文化采购目录,免费向公众开放。支持图书馆、学校、社区等机构通过“你选书,我买单”模式,精准满足群众阅读需求。
(二)营造全民阅读氛围,打造“书香龙江”品牌 1.创新阅读推广活动,增强吸引力。结合冰雪旅游、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,打造“冰雪读书节”“边境书香行”等品牌活动,提升影响力。结合全民阅读活动周 、世界读书日等相关时间节点开展“书香家庭”“图书漂流”等评选,选树典型榜样,营造浓厚氛围。 2. 鼓励车站、机场、码头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设立相应的阅读设施,支持在有条件的地铁站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提供便利可及的阅读服务。鼓励机关、学校、企业事业单位、科研机构等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,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服务
(三)强化重点群体阅读推广,提升全民阅读覆盖率 1.青少年阅读促进计划。将“每日课外阅读”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,设立“校园阅读基金”,支持学校建设班级图书角。开展“名家进校园”“读书征文”等活动,培养青少年阅读兴趣。 2.农村阅读推广工程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组织“流动图书车”定期下乡,提供符合农村特点和需求,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阅读服务。培训农村阅读推广员,引导农民养成阅读习惯,助力乡村振兴。 3.老年阅读关爱行动。在社区、养老机构设立“银龄阅角”,提供大字版图书、有声读物等适老化产品。开展“老年读书会”“代际共读”等活动,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。
(四)建立长效机制,保障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 1.健全组织领导体系。成立省、市级全民阅读工作领导小组,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,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,从资源上保供给、从形式上搞创新、从群体上搞覆盖。 2.加强数字化阅读引导。建设“龙江全民阅读数字平台”,整合优质电子书、有声书、在线课程等资源。联合主流媒体推出“深度阅读专栏”,倡导高质量数字化阅读。 3.完善监测评估机制。建立全民阅读大数据中心,动态监测居民阅读率、图书馆利用率等指标。定期发布《黑龙江省全民阅读发展报告》,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