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“三农”政策近年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,农民收入增加,农村道路、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农村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,生活垃圾、生产垃圾不断增加,且垃圾的组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。原先农村生活垃圾以易分解的有机物为主,主要是粪便、秸秆、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,环境危害较小。目前的垃圾中,建筑垃圾、塑料制品、农药化肥包装袋、瓶不断增加。千百年来,农民习惯将生活垃圾丢弃到河沟边上,以往的垃圾由于分解快,分解产物毒害作用小,对环境影响不大。现在的垃圾分解缓慢,分解过程中产生毒害物质,而且农药化肥包装本身就存在有毒害物质,对环境的危害极大,也影响景观,破坏绿水青山。
河流污染的来源有定点排放的点污染和全流域范围的面污染。农村居民点遍布大江大河的全流域,农村垃圾污染导致严重的地下水污染,危害人民健康。虽然地方政府做了一些努力,在农村设置了一部分垃圾堆放点。但农村居住分散,垃圾点很少,农民还是更多的把垃圾就近倾倒到河边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提出以下办法,供政府部门参考。
1、 严格立法,规范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管理;
2、 加强宣传,强化农民的环境意识;
3、 加强管理,落实责任,真正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;
4、 健全农村垃圾管理网络,增设网点,定时清除处理;
5、 对有毒有害的农药化肥包装,出售部门负责回收,可以在出售时收取较高押金(农民富裕了,一两块前押金解决不了问题),送回后退还。
以上请主管部门尽快解决,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和人民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