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案及办理选登
关于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
日期:2018-01-18 | 浏览次数:


案由:食品安全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,而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又是群众比较关注的环节。近年来,政府各有关部门通过狠抓源头治理,开展集中整治,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等措施,餐饮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。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,主要表现在安全隐患依然存在、流动饮食摊点问题突出、基层监管能力薄弱、检验检测能力比较滞后等方面。

为做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,提出以下建议:

一、加强宣传教育。一是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,有针对性、分期分批对不同人群进行餐饮食品安全健康教育,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,共同营造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社会氛围。二是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的法律、业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,使其掌握必要的餐饮食品安全知识,知晓本行业食品安全动态和信息,加强自身规范化管理。三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,将违法从业人员列入黑名单,并向社会公。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餐饮业违法违规行为,形成全社会重视、关心、参与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。

二、健全保障机制。一是加大财政投入。将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,特别是在检验检测方面,有足够的资金保障,使各项监管工作有充分的经费支持。二是提高执法能力。配齐配强餐饮食品监督执法人员,注意选调食品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充实监管队伍。对现有的执法人员加强培训,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。三是完善监管网络。重点落实乡镇、街道办事处的食品安全职责,充分发挥派出机构作用,推进监管重心下移,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。四是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。加快检验检测机构建设,整合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,提升基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综合能力。

三、强化监督管理。一是规范经营行为。要进一步强化对餐饮服务单位等级量化管理,切实规范食品安全操作行为和服务行为。加强对餐具自行消毒服务单位的检查检验力度,引导和推进餐具集中消毒企业的提档升级,消除二次污染的隐患。二是实行群防群治。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体系,疏通投诉渠道,落实有奖举报、消费者维权、惩罚性赔偿等制度,构建较为完备的餐饮业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。三是坚持综合治理。要对校园周边小店、夜市大排档、流动摊点进行整治,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坚决予以查处、取缔。完善上下水源、流动公厕和必要的卫生设施,加强监督管理,消除食品安全隐患。借鉴、引进成熟品牌小吃街运营公司,规划设置一批集中的小吃一条街,用优质的服务,清洁卫生的餐饮环境,安全放心的食品来吸引客源,打造城市餐饮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