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地政协
守护,源于一份责任——漠河市政协委员、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刘建事迹
来源:漠河市政协 | 日期:2020-02-04 | 浏览次数:


刘哥,今年过年出门不?”“本来是打算陪老人过年的,医院过年值班人员紧张,我就不走了。”在需要的时候留下,在关键的时候顶上,他就是漠河市政协委员、漠河医院的医政科主任刘建。

刘建1990年参加工作,曾参加过非典、甲流时期的救治工作,留下值班的他没有想到还有更大的责任需要他担。面对疫情的蔓延,作为一名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医生、一名老共产党员,通过医政工作群内每天发布的疫情监测数据,他第一时间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,并及时汇报给医院领导。在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面前,他以大局为重,疫情就是命令,病房就是战场,凡事都要冲在最前方,他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他主动向院长请缨,“我是党员我先上。”又一次投入到了疫情一线。

自从19日接到疫情通知至25日开始疫情防控工作,他睡眠不到6小时,每天早早就到医院,积极参与发热隔离病房组建,从病房的隔断布局到桌椅摆放;从防护物资准备到病区医生的选调;从医务科主任到干活小帮工。只要自己能帮上忙的活,他都帮着干,用他自己的话说:劳动人民家的孩子,眼里有活也会干活。从早到晚,亲力亲为,仅用两天时间,漠河医发热留观病房就建立起来,省督导组来我院督导时,对医院的病房部局和分诊流程及防护措施用了三个“更”字:“漠河防控工作更超前、更规范、更合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”

从疫情开始,就一直在参与整个防控流程和全员培训,发热门诊、传染病房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。回到办公室,他又忙着制定了一项项的传染病人转运病人和流程、传染病房和留观病房的各项职责制度、应急措施、应急方案和预案,让工作有规可遵、有矩可守。同时,他还负责医院与疫情指挥中心的上情下达,各项物资调配、报表和疫情排查的上报工作,每项工作都在他不知疲惫的忙碌下,有条不紊的开展着。

“刘主任,来了一例发热病人,等待检查排除。”“我马上就到。”不分白天黑夜,只要留观病房有病人就诊,他总是随叫随到,组织实施排查工作,由于防控物资紧张,医院把防护隔离服、护目镜和其他防护用具都调配给了机场、预检分诊和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。短短几天,他全程参与留观病区排除从武汉返回漠河、与疑似病人有过接触史的高度疑似发热病人5例。每次他都只戴着口罩冲锋在前,医生也是人不是神,只是职业操守让他担起了这份责任,当然他也深知这样有多危险,但为了把有限防护物资用在刀刃,他不顾个人安危,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之中。

坚守奉献的初心、坚守服务的热心、坚守医者的仁心,留在祖国边疆漠河奉献青春,源于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,源于对家乡父老的眷恋。前几年,家人为了团聚给他安排南方一家医院并给予高薪聘用,但漠河这片热土,是他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地方,他没有动摇,他选择留下了。2016年家里两个妈妈同时病重,为了工作从来不请假,白天工作而利用晚上宝贵的休息时间彻夜护理。为了不耽误工作,他与时间赛跑,与岁月争锋,已逝的母亲安葬也直至清明假期之际方入土为安,这成为了他内心耿耿于怀无法磨灭的痛楚。孩子在外地上学,高考期间,为了继续将热情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,错过了高考复习最佳的陪伴时光。

作为一名党员,他是执着的。每天无论工作到几点,再忙再累,他也要把强国学习的所有任务完成,每天的积分不完成他就像工作没做好一样睡不着。作为一名党员,他是热心的。“院长,昨天我在群里看到别的医院自制防护面罩,咱们也做点。”“来,机关党员,我准备了材料,咱们一起给一线医务人员做点防护面罩呀!”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他始终战斗在疫情的第一线,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中,他时刻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,为了这份责任,用实际守护医者的初心和使命。

刘建3.jpg

刘建4.jpg

刘建1.jpg